仔细研究一下《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初稿》和《修订稿》,就会发现,其中个别音的审定,确有“我辈数人,定则定矣”的情况,“卓”与“拙”的定音就是一例。“卓见”和“拙见”,在《初稿》里都是zhuōjiàn;而在《修订稿》里则是:卓zhuó(统读),于是“卓(zhuō)见”成了“卓(zhuó)见”。按照古今语音演变规律和普通话审音委员会制定的审音原则,“卓”和“拙”一样,都应该读zhuō,但在《修订稿》里怎么又改了呢?解释是:“拙见”自谦,“卓见”赞人,意义迥别,为方便言语交际而改之。
如此“硬改”者还有“癌”字。“癌”是一个形声字,从(yán)得声,按理应审定为yán,民国时的《国语辞典》即是如此。然为何在《初稿》中就毫不犹豫地改定为ái呢?答曰:“癌”若定为yán,则与“炎”同音,“胃癌”与“胃炎”不可不分,请设想:若病人只得了“胃炎(yán)”而医生告诉他得的是“胃癌(yán)”,岂不吓得他头冒冷汗、心中凄然?于是参考吴方言“癌”的读音ngái,折合成北京话为ái,由此敲定。不过,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和普及,现在还真没有人读“癌”为yán了!
人为地“硬改”字音,并不是都能如此成功。曹先擢先生曾举了个例子:氰,50年代为了避免与氢同音而改读qíng,现在辞书中也标音为qíng,但实际上,人们口头上读qīng的更为普遍。这是否因为“氰”字使用频率较低,偶尔用之便易犯“认字认一边,赛过活神仙”的老毛病呢?台湾《重编国语辞典》倒是乖巧,索性顺其自然地标为qīng了。